成为「网红」,是始祖鸟犯的错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2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
一场"雪山炸龙"闹剧,始祖鸟的价值观危机

文/ 娱乐观察员

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域之巅,一场名为《升龙》的烟火表演,将国际户外品牌始祖鸟推入舆论漩涡。这场由知名艺术家蔡国强操刀的"龙腾雪域"艺术项目,本欲展现品牌力量,却意外引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信任危机。

环保组织的强烈抗议、户外爱好者的集体声讨、普通消费者的质疑,如雪崩般席卷而来。人们不禁发问: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燃放烟花,难道不是对"敬畏自然"这一户外精神的公然亵渎?面对汹涌舆情,品牌方与艺术家连夜发布致歉声明,承诺接受第三方生态评估,官方机构与媒体也纷纷介入调查。然而,迟来的道歉既无法挽回已造成的生态损伤,更难以修复崩塌的品牌形象。

图源:微博

展开剩余78%

这场闹剧绝非偶然,而是始祖鸟近年来战略偏移的必然结果。自被安踏集团收购后,这个曾经的专业户外品牌正加速向"运动奢品"转型。限量发售、跨界联名、潮流营销,始祖鸟在追逐社交媒体流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。当"性能至上"的专业品牌开始沉迷于制造话题热度,其与核心价值的背离终将在某个临界点爆发。《升龙》项目恰似一面照妖镜,映照出品牌在商业利益与价值坚守间的迷失。

01 雪山烟火:压垮品牌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

在户外装备领域,环保理念从来不只是锦上添花的营销话术,而是品牌立身之本。Patagonia以"别买这件夹克"的逆向营销推动旧衣回收,将环保刻入品牌基因;The North Face持续研发可再生材料,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。

始祖鸟的崛起,本建立在对极端环境的专业征服之上。其产品以卓越的防水性、透气性和耐用性著称,被户外爱好者誉为"救命装备"。然而,这场在生态敏感区上演的烟火秀,却将品牌精心构建的专业形象炸得粉碎。

图源:始祖鸟官网

环保承诺不是橱窗里的装饰品,而是品牌价值的根基。面对质疑,始祖鸟最初的沉默与删帖行为,与其标榜的透明理念背道而驰。专业评测人士指出,高原环境下所谓"可降解材料"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分解,这与品牌宣传的环保主张形成尖锐对立。"户外品牌最怕的不是冷漠,而是虚伪"的批评声此起彼伏。

社交媒体上,环保作秀、价值观崩塌等话题持续发酵。网友犀利发问:当品牌为博眼球不惜破坏生态,还有什么资格谈论可持续发展?对比之下,Patagonia将企业所有权交给环保基金会的举措,更凸显其环保承诺的真诚性。

耐人寻味的是,这场争议最初仅在中国社交媒体爆发,直至9月21日品牌才在Instagram发布致歉。细究中英文声明差异显著:全球账号直承"违背品牌价值观",而中文版本仍充斥着公关套话。这种表述分裂,折射出品牌在安踏体系下的身份认同危机。

02 网红化迷途:当专业装备沦为社交货币

"中产标配"、"户外界的爱马仕",近年来始祖鸟通过潮牌化运作迅速破圈。龙年限定款冲锋衣秒罄、奢侈品化的门店设计、社交媒体上的logo炫耀,无不显示其向"运动奢品"的转型决心。

然而在专业户外群体中,质疑声不绝于耳:"现在的鸟服只适合街拍,上雪山恐怕要命"。安踏主导的"提价、限量、造势"策略虽带来短期业绩增长,却让产品逐渐让位于符号价值。当冲锋衣沦为社交货币,专业性能的退化便成为致命伤。

图源:始祖鸟官网
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始祖鸟对奢侈品的模仿仅停留在表象——学会了饥饿营销,却未习得百年品牌的文化积淀。《升龙》事件的荒诞性恰恰暴露了这种急功近利。真正的奢侈品牌,绝不会以如此拙劣的方式消耗自身信誉。

与此同时,专业户外市场正经历深度分化。凯乐石凭借攀岩装备的技术突破赢得专业认可,黑冰以轻量化露营装备收获口碑。这些专注细分领域的品牌,正逐步蚕食"大而全"巨头的市场份额。在国际赛场,Patagonia、猛犸象等品牌持续以专业性能与环保理念巩固优势。

小红书、知乎等平台上的用户反馈显示:"价格虚高"、"华而不实"正成为始祖鸟的新标签。当专业社群集体转向,所谓"高端定位"便成无本之木。《升龙》事件不仅撕下了环保伪装,更揭示了"运动奢品"战略的虚幻本质。

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,成为网红或许能带来短期收益,但对专业品牌而言,这何尝不是一种慢性自杀?当潮流退去,留下的只会是支离破碎的品牌价值。对始祖鸟来说,重拾专业初心或许才是救赎之道。

发布于:山东省


Powered by 开元棋盘3359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